查看原文
其他

观点丨儿童在仪式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?——辛治洋 陈曦:论小学仪式的儿童体验

辛治洋 陈曦 中国德育 2021-05-26

欢迎点击上方「中国德育」关注我们!

小学生参与的仪式主要有两大类型:一是儿童参与的活动中有仪式环节,如上课前的仪式环节、运动会开幕仪式等;二是儿童参与整个仪式活动,如入队仪式、升旗仪式等。升旗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;入队仪式是为了树立儿童的身份感和角色意识,完成儿童的生命成长过渡。然而,参加仪式的主体是否体验到这些意义?站在儿童的立场上,他们在仪式中体验到了什么?我们通过观摩小学的仪式,发现儿童几乎是以四种角色参与其中的:旁观者、主持者、互动者、表演者。在小学仪式里,儿童的体验感受来源于其中的角色扮演,不同的角色扮演体验着不同的意义。


一、小学仪式中的儿童角色


(一)被动聆听的旁观者

任何一种仪式,作为参与者必然有离仪式中心比较近的和偏离仪式中心的,距离仪式中心比较近的儿童,易于被带入仪式情景中。而处于边缘以及后排的儿童,即距离仪式中心比较远的儿童,对仪式的体验视野则受到一定的限制。

在我们的观察过程中,远离仪式中心的儿童表现出一种没有存在感的状态。校长或是书记在主席台上讲话时,一个班级的前排队员则是成立正姿势站着,不管队员是否在听,从队员的姿势与态度来看是在听领导讲话;而离我们较近的后排队员们则脱离“领导讲话”的仪式中心,几个队员在相互扭头讨论着刚刚各个班级依次经过主席台时的表现。在升旗仪式过程中,他们没有对国旗肃然起敬,而是关注国旗班的走路姿势。位置的安排区分了儿童体验的视野。

(二)场面调控的主持者

访谈对象A是一名五年级的儿童,在班级担任副班长,也是学校大队部的大队长。通过访谈得知,A担当仪式主持人经过两次竞争,即A先被班级民主推选出来作为大队委候选人,再由大队辅导员指定大队委的具体人选。在与A的交流中发现,A是一位热心懂礼貌的儿童,在班级的人缘不错。A说:“我虽然是副班长,但是班级的事情好多都是我负责处理,授课老师也爱找我办事,正班长很闲的。”说明A的办事能力还不错,再加上平时表现、学习成绩、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,大队辅导员最终在候选的大队委中选择了A作为大队长,主要负责一些仪式活动的主持。

既然大队辅导员选择A担当仪式的主持人,其实也暗含着对A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一种肯定,随着A锻炼的机会多了,“小主持”则会拥有更加自信、淡定的主持风格。

(三)听从指挥的互动者

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,在入队仪式排演阶段,大队辅导员规范学生的礼仪姿势。入队的儿童积极地向辅导员请教怎样有秩序上台、从哪边下台、怎样和领导互动回应、什么时机与同学互动等等。儿童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意义,即对于展示者来说,其外在的效应,则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对象。入队的儿童被仪式设计者从群体中凸显出来,因此,对于入队仪式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,儿童自然会特别关心,儿童更多地关注自己行为展现的意义,希望在同学们面前有良好的表现。

在仪式排练现场,儿童积极主动地规范着自己的礼仪姿势。儿童穿着统一的服装,两人一组,一人做一人看,相互监督,耳边不间断地响起这样的声音:“不对不对,不是这样的,应该是这样的。”儿童以听从指挥的互动者角色加入到仪式中时,不自觉地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提前在等候区域准备着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属于自己的互动环节。

(四)自由搭配的表演者

毕业典礼仪式中关注度最高的是毕业班的节目表演。这些表演活动往往蕴含着少年儿童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,承载着他们的共同经验和共同感情,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,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。通过各班表演的节目,儿童六年的记忆被唤起,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。

师生共同参与表演活动,彼此身份特征的消失为狂欢提供了便利。学校的毕业典礼仪式经过分离阶段、阈限阶段和重合阶段。在表演活动开始前,儿童从“一名六年级的学生”中分离,进入到“毕业生”群体中,教师的寄语和家长的嘱托不是针对其他的观众,更多地指向即将毕业的学生。在表演活动进行过程中,儿童进入了阈限阶段,如师生集体唱队歌、集体宣誓、集体呼号等,儿童之间没有班级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差别,教师也不再是平常课堂上威严的形象,师生一起手挽手唱歌舞蹈。在这一时刻,师生所有身份差别和结构特征消失,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。等到仪式结束后,儿童再从毕业生的身份重新回到小学生的角色,儿童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;教师也回到了之前的角色状态,服饰要端庄大方,讲课要平稳和缓。

身份的转变使参与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状态、一种新的身份体验,进而发出“我感觉今天比以往轻松很多,很开心”的心声。


二、仪式设计要重视儿童情感体验


学校每年到一定时间都会举行符合当下时令的仪式。在素朴的生活态度中,我们直接体会到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,而且我们一般会深信不疑,自己对他人行动意义所进行的解释,大体上是适切的。然而实际的情况却往往不跟随设计者的理念脚步,儿童在仪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,其体验的意义也千差万别。小学的仪式设计要重视儿童参与仪式的情感体验,确切地说,要让全体儿童包括旁观者儿童在仪式中找到自己的身份角色,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。

✪仪式设计者要善于把握儿童的情感需求。把握和迎合儿童的情感需求,既会拉近与儿童的距离,也是教育关心人、尊重人的宗旨所在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,一个只在讲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;而不了解儿童心灵,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。既然仪式举行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,为了引领儿童更好地学习成长,那就更应该听取和把握来自儿童的建议。例如,毕业典礼仪式一般都会设计各类毕业致辞,这就可以让儿童来共同商量决定。只要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在学校文化范围内,学校就应该满足儿童的需求。仪式设计者如果尊重儿童的想法,适当地采取儿童的创意,那么,儿童在仪式现场发现自己的主意被展现了,参与意识和存在感就会明显增强,儿童在仪式场中的体验自然很丰富。

✪仪式设计者要主动关切被动的旁观者角色。这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:第一,通过宣传努力减少仪式的旁观者。仪式设计者要对参与仪式的儿童进行宣传和初步普及仪式思路,确保儿童对仪式流程和内容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。熟悉仪式环节的参与者会对某些内容有所期待,而如果对将要参加的仪式全然不知,那就成了仪式的旁观者与陪衬者,思想和行为游离于仪式之外。第二,通过创新仪式的形式达到减少旁观者的目的。虽然仪式的大纲性流程不适宜改动,但仪式设计者可以从材料和内容上扩宽思路,创造性地实现仪式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的无缝衔接,如在对仪式语言上的锤炼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仪式内容的灵活再现、对仪式讲话环节的变通与创新、增加互动环节等等。仪式背景、时间空间、音乐、人物等因素在仪式互动关系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“仪式场”,这个“仪式场”通过视觉、听觉等多个感官的刺激,触动儿童的心灵,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,从而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。

✪仪式设计者要及时获取儿童体验后的仪式感受。舒茨说过,越是接近个人内在核心的体验,对它的再造就越不适切,而适切性的降低必然使再造的内容越加模糊。没有经过教师的教导与指引,儿童情感体验的抒发是在仪式体验中的真实表达。在自由与欢快的基调下,儿童体验后的感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儿童的体验感受由仪式情景而触动,在仪式过程中链接,在仪式情景中生成。仪式的评价内容很广泛,儿童可以对仪式的空间、仪式的工具、仪式的语言等静态方面进行评价;也可以对仪式主体的参与、关注的焦点和情感的互动等动态方面进行评价。仪式设计者应在儿童情感的表达中,领悟到儿童的精神状态与思想意识,掌握儿童的情感表达脉络与需求,以便更好地设计服务儿童的仪式活动,通过仪式活动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
【作者:辛治洋,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,教授,《中国德育》学术委员;陈曦,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,助教】

【责任编辑:李敏】

【来源:《中国德育》2017年第24期,原标题《论小学仪式的儿童体验——基于一所小学仪式活动的观摩》】

【微信编辑:崔倩倩】

声 明

本文系原创文章,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,欢迎转发到朋友圈,转载请联系后台。 图片来自网络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。 

推荐阅读

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18年第11期

会议通知丨关于举办“第三期德育热点问题全国研讨会”的通知

推荐 |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-36批全名录(建议收藏)

关注 | 影响儿童教育百年的心理实验

课例 | “爱情是什么”教学实录

大家谈 | 檀传宝:做配享幸福的教育家——仁慈篇

征稿 | 固定栏目征稿     ➽     非固定栏目征稿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